1.一種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是將三角帆蚌外套膜組織進行原位雜交,根據外套膜組織原位雜交的結果對目的基因進行基因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膜組織原位雜交所用的探針為針對目的基因的探針,所述的目的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的探針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膜組織原位雜交包括以下步驟:(1)將三角帆蚌外套膜組織進行固定;(2)將固定好的外套膜組織進行切片;(3)將組織切片進行預處理;(4)將預處理后的組織切片進行雜交;(5)雜交后的處理與檢測。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是將三角帆蚌外套膜組織用4%多聚甲醛溶液在溫度4℃下固定24?h,然后用DEPC水配制的1×PBS溶液洗滌組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多聚甲醛溶液的溶質為多聚甲醛,溶劑為PBS,多聚甲醛的終濃度質量百分含量為4%,所述的PBS的制備方法為:NaCl?8?g、KCl?0.2?g、Na2HPO4?1.44?g、KH2PO4?0.24g,用DEPC-H2O?配至1?L,調pH值至7.4。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是將固定后的外套膜組織切成厚度為7~10?μm的組織切片,并將烘烤后的切片保存于4℃冰箱。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預處理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將組織切片分別進行第一次二甲苯脫蠟5?min、第二次二甲苯脫蠟5?min、二甲苯和酒精的等量混合液脫蠟5?min;(b)然后依次經過第一次無水乙醇清洗10?min、第二次無水乙醇清洗10?min、95%乙醇清洗5?min、90%乙醇清洗5?min、80%乙醇清洗5?min、70%乙醇清洗5?min、1×PBS溶液清洗10?min;(c)然后再依次經過Triton?X-100清洗10?min、1×PBS溶液清洗10?min、37℃下含5?μg/mL蛋白酶K的PBS溶液清洗15?min、質量百分含量為0.2%甘氨酸溶液清洗5?min、第一次1×PBS溶液清洗5?min、第二次1×PBS溶液清洗5?min,用4%多聚甲醛溶液滴片固定5?min;(d)固定后再用1×PBS溶液清洗兩次,每次均清洗5?min,組織切片放入55℃去離子甲酰胺和1×SSC的等量混合液中浸泡30?min。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雜交條件為:雜交液中加入終濃度為1.0?μg/mL的探針,混合均勻,75℃加熱5?min后,冰上急冷,然后將雜交液滴片到組織切片上,于55℃的雜交爐中孵育16~20?h。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雜交后的組織切片用甲酰胺和1×SSC的等量混合液于55℃下洗滌兩次,每次均洗滌30?min;(b)組織切片用NTE?Buffer于37℃下洗滌10?min,然后用加有終濃度為20?μg/mL的RNase?A的NTE?Buffer溶液于37℃下洗滌30?min,再用NTE?Buffer于37℃下洗滌10?min;所述的NTE?Buffer的具體成分為:500?mmol/L?NaCl,10?mmol/L?Tris,1?mmol/L?EDTA,pH?8.0。(c)分別用1×SSC、0.5×SSC、0.1×SSC于37℃下各洗滌一次,每次均為10?min;(d)用1×PBS溶液于37℃下洗滌切片5?min,再將組織切片浸入Blocking?solution溶液中,室溫浸泡1?h,然后浸入1%?BSA溶液中,室溫浸泡30?min;(e)按1:2000的抗體效價,在Blocking?solution溶液中加入Anti-Digoxigenin-AP抗體,將組織切片浸入其中,室溫浸泡2?h;(f)將經過抗體孵育后的組織切片用Wash?solution室溫洗滌2次,每次洗滌20?min;(g)再將切片浸入Detection?solution溶液中,室溫浸泡3?min;(h)然后將切片放于NBT/BCIP反應液中避光孵育12~16?h,在此過程中觀察切片呈色強度;(i)當顯色完全后,將切片用1×PBS溶液室溫清洗10?min;(j)最后將切片經過二甲苯脫色,用中性樹脂封片,觀察,拍照。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三角帆蚌外套膜目的基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帆蚌為健康3齡三角帆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