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甲殼素氣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將甲殼素溶液浸入凝固劑中,再生,水洗后得到甲殼素水凝膠;
(2)將甲殼素水凝膠中的水置換為有機液體得到甲殼素有機凝膠;
(3)將(1)所得甲殼素水凝膠或(2)所得有機凝膠干燥除去液體,得到甲殼素氣凝膠;
所述凝固劑是水,或者是在其中加有一價陽離子的水,或者是含水量低于50wt%的低沸點非
極性有機液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價陽離子是H+、NH4+、Li+、
Na+或K+;所述低沸點非極性有機液體是醇、酮、酯或其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是甲醇、乙醇;所述酮是丙酮;
所述酯是乙酸乙酯。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的制備方法,采
用的溶劑為堿水溶液、堿-尿素水溶液、堿-硫脲水溶液或其混合溶液,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
冷凍至冰點以下,在冰點以上解凍而得到甲殼素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2~25wt%NaOH、
0.1~20wt%尿素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點以上解
凍而得到。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3.0~10wt%LiOH、
0.1~20wt%尿素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點以上
解凍而得到。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2~25wt%NaOH、
0.1~10wt%硫脲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點以上解
凍而得到。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3.0~7wt%LiOH、
0.1~10wt%硫脲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點以上
解凍而得到。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置換甲殼素水凝膠的有機液
體是低沸點易揮發的烷類、鹵代烴類、醇類、酚類、酮類、酯類、含氮有機物、含硫有機物,
或者是前述各種液體的混合物。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環節利用超臨界干
燥、常壓干燥或冷凍干燥除去液體介質。
11.一種殼聚糖氣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將甲殼素溶液浸入凝固劑中,再生,水洗后得到甲殼素水凝膠;
(2)將甲殼素水凝膠脫乙酰化,水洗后得到殼聚糖水凝膠;
(3)將殼聚糖水凝膠中的水置換為有機液體得到殼聚糖有機凝膠;
(4)將(2)所得殼聚糖水凝膠或(3)所得有機凝膠干燥除去液體,得到殼聚糖氣凝膠;
所述凝固劑是水,或者是在其中加有一價陽離子的水,或者是含水量低于50wt%的低沸點非
極性有機液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價陽離子是H+、NH4+、Li
+、Na+或K+;所述低沸點非極性有機液體是醇、酮、酯或其混合物。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是甲醇、乙醇;所述酮是丙
酮;所述酯是乙酸乙酯。
14.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的制備方法,
采用的溶劑為堿水溶液、堿-尿素水溶液、堿-硫脲水溶液或其混合溶液,溶劑與甲殼素混合
并冷凍至冰點以下,在冰點以上解凍而得到甲殼素溶液。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2~25wt%NaOH、
0.1~20wt%尿素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點以上解
凍而得到。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3.0~10wt%
LiOH、0.1~20wt%尿素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
點以上解凍而得到。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2~25wt%NaOH、
0.1~10wt%硫脲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點以上解
凍而得到。
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溶液是用3.0~10wt%
LiOH、0.1~10wt%硫脲和余量的水構成的溶劑與甲殼素混合并冷凍至冰點以下,然后在冰
點以上解凍而得到。
19.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置換甲殼素水凝膠的有
機液體是低沸點易揮發的烷類、鹵代烴類、醇類、酚類、酮類、酯類、含氮有機物、含硫有
機物,或者是前述各種液體的混合物。
20.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環節利用超臨界
干燥、常壓干燥或冷凍干燥除去液體介質。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