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氯化鉀與硫酸銨制取硫酸鉀的方法,其特征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一段轉化將成分(wt%)為:K+7.0~9.0%,NH4+8.0~10.0%,SO42-4.0~6.0%,Cl-21.0~24.0%的鉀母液與硫酸銨按質量比3:1~5:1配置成漿料,漿料溫度控制在80~100℃,保持在該溫度下充分攪拌30~120分鐘,沉降10~30分鐘后,分離得到上清液和一段漿料,上清液即銨鉀液,備用;第二步,銨鉀液蒸發、冷卻,分離氯化銨鉀將第一步沉降得到的銨鉀液蒸發,當蒸發水量為銨鉀液量的5-10%后,冷卻至25~35℃,分離得到清液和固體,清液為銨母液,固體為副產物氯化銨鉀,上述蒸發后銨鉀液成分中各離子質量百分比濃度為:K+3.0~5.0%,NH4+13.0~15.0%,SO42-10.5~13.0%,Cl-21.5~23.5%;銨母液成分中各離子質量百分比濃度為:K+2.0~4.0%,NH4+9.0~11.0%,SO42-8.5~11.5%,Cl-13.5~15.5%;第三步,二段轉化將第二步得到的銨母液升溫至80~100℃,同第一步得到的全部漿料和硫酸鉀漿洗液A混合,然后在不斷攪拌下加入氯化鉀,其中,第一步得到的全部漿料和硫酸鉀漿洗液A的質量比為1:1.07~1:1.18,氯化鉀與第一步中的硫酸銨質量比為1.5:1~1:1,銨母液加入量與氯化鉀質量比為1.5:1~5:1,恒溫80~100℃充分攪拌反應40~60分鐘后,沉降10~30分鐘,傾倒出上層清液即鉀母液,所得固體為粗硫酸鉀漿1;鉀母液作為一段轉化原料,循環使用;所述鉀母液成分中各離子質量百分比濃度為:K+7.0~9.0%,NH4+8.0~10.0%,SO42-4.0~6.0%,Cl-21.0~24.0%;硫酸鉀漿洗液A為成分中各離子百分比濃度為:K+7.0~8.5%,NH4+6.5~8.7%,SO42-2.0~3.5%,Cl-19.0~21.0%的溶液,或者為上一循環中第四步得到的全部硫酸鉀漿洗液B;第四步,洗滌1向第三步得到的粗硫酸鉀漿1中加入鉀洗液A,其中,鉀洗液A加入質量為粗硫酸鉀漿1質量的30%~50%,鉀洗液A成分中各離子質量百分比濃度為:K+8.5~11.5%,NH4+3.0~5.0%,SO42-3.0~4.5%,Cl-12.3~16.9%,在25~70℃條件下攪拌10~20分鐘后,離心分離得到粗硫酸鉀2和硫酸鉀漿洗液B,硫酸鉀漿洗液B作為二段轉化原料,循環使用;該所述硫酸鉀漿洗液B為成分中各離子質量百分比濃度為:K+7.0~8.5%,NH4+6.5~8.7%,SO42-2.0~3.5%,Cl-19.0~21.0%的溶液;第五步,洗滌2向第四步得到的粗硫酸鉀2中加入水與鉀洗液B,其中,水加入質量為粗硫酸鉀2質量的30~60%,鉀洗液B加入質量為粗硫酸鉀2質量的60%~70%,在25~70℃條件下攪拌10~20分鐘后,離心分離得到硫酸鉀產品和鉀洗液C;所述鉀洗液B和鉀洗液C均為成分中所含離子的百分比濃度為:K+8.5~11.5%,NH4+3.0~5.0%,SO42-3.0~4.5%,Cl-12.3~16.9%的溶液。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