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用于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的銀盞心脈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是用銀杏葉7份、丹參25份、燈盞細辛14份和艾片5份按下述方法制成的軟膠囊劑:先取燈盞細辛、銀杏葉,加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40℃時測相對密度為1.15~1.17,干燥得粉末;取丹參,加水煎煮3次,第1次3小時,第2次2小時,第3次1小時,過濾,合并3次濾液,濃縮至40℃時測相對密度為1.20,再加乙醇攪拌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40℃時測相對密度為1.20,再加乙醇攪拌使含醇量為80%,放置過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40℃時測相對密度為1.15~1.17,干燥得粉末;將艾片粉碎成細粉,再與上述兩項制得的浸膏粉末混勻;按藥物量∶基質量=1∶1.2~1.5加入大豆油,混勻;膠皮的配方為明膠∶甘油∶水∶二氧化鈦=100∶45∶100∶2,配料化膠條件為:稱量配料,投入化膠罐中,冷浸30~60分鐘后逐漸升溫至65士5℃,攪拌2~4小時并同時抽真空除氣泡,待膠料均勻后放料,濾過后裝入膠囊機之膠料桶中;調試壓丸機,明膠盒溫控65士5℃,噴體溫控45士5℃,滾模轉速1.0~3.0,膠皮厚度0.7~0.8mm,室內溫度18~25℃,相對濕度小于40%,壓丸;干燥采用滾動定型干燥與托盤干燥兩步結合,滾動定型干燥1~3小時,干燥溫度25士5℃,干燥相對濕度應低于40%,托盤干燥時間在24~48小時,即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