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熱交換器,包括:
第一殼體,其限定容積;
分離裝置,其將所述第一殼體的容積劃分成混合區域和熱交換區域,所述分離裝置限
定多個孔口,其中,所述第一殼體的混合區域構造成接收熱煙霧和液滴,所述熱煙霧和液滴
彼此混合以形成煙霧-液滴蒸氣混合物,所述煙霧-液滴蒸氣混合物構造成穿過所述分離裝
置的孔口進入到所述熱交換區域中;以及
多個盒狀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殼體的熱交換區域中,所述多個盒狀件包括最下盒狀
件、最上盒狀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最下盒狀件和最上盒狀件之間的至少一個中間盒狀件,每
個盒狀件均限定腔,所述腔布置成彼此連通,所述最下盒狀件構造成接收被從所述最下盒
狀件穿過每個相繼的盒狀件的腔泵送至所述最上盒狀件的接收介質,其中所述煙霧-液滴
蒸氣混合物構造成關于所述盒狀件循環以當所述接收介質被泵送穿過每個相繼的盒狀件
的腔時逐漸地加熱所述接收介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所述分離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隔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穿過所述混合區域延伸的
給料管,所述給料管構造成連接至用于提供液體的液體源,所述給料管限定多個針狀孔,所
述液體被迫通過所述多個針狀孔而將所述液滴噴涌到所述混合區域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所述液體是水,并且其中,所述接收介質是
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所述最上盒狀件構造成輸出水蒸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每個盒狀件均包括板和罩,所述板限定凹槽
并且具有關于所述凹槽的外周延伸的凸緣,所述罩關于所述板的凹槽布置以限定并且封閉
其間的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所述盒狀件中的至少一個的腔的深度等于相
鄰盒狀件之間的豎直間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所述最上盒狀件構造為具有限定上部和下部
的擴大腔的蒸發器,所述上部保持蒸氣而所述下部保持液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所述第一殼體由多個面板形成,其中,所述面
板中的至少兩個經由包括布置在于所述至少兩個面板之間限定的間隙中的密封覆蓋層的
柔性聯接而接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進一步包括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圍繞所述第
一殼體布置并且限定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絕緣區域。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進一步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熱交換區
域中且朝向所述第一殼體的底部的煙囪出口,所述煙囪出口構造成使得冷卻的混合物流出
所述熱交換區域。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中,被限定為穿過所述分離裝置的所述孔口布
置成允許所述煙霧-液滴蒸氣混合物穿過所述分離裝置中的孔口流入到每對相鄰的盒狀件
之間的熱交換區域中。
13.一種用于家庭供暖系統的鍋爐,包括:
煙霧產生器,其構造成產生熱煙霧;以及
熱交換器,其聯接至所述煙霧產生器,所述熱交換器包括:
殼體,其限定內部區域;
分離裝置,其將所述殼體的內部劃分成混合區域和熱交換區域,所述分離裝置限定多
個孔口,其中,所述混合區域構造成接收來自所述煙霧產生器的熱煙霧以及液滴,所述熱煙
霧和液滴彼此混合以形成煙霧-液滴蒸氣混合物,所述混合物構造成穿過所述分離裝置的
孔口進入到所述熱交換區域中;以及
多個盒狀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殼體的熱交換區域中,所述多個盒狀件包括最下盒狀
件、最上盒狀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最下盒狀件和最上盒狀件之間的至少一個中間盒狀件,每
個盒狀件均限定腔,所述腔布置成彼此連通,所述最下盒狀件構造成接收被從所述最下盒
狀件穿過每個相繼的盒狀件的腔泵送至所述最上盒狀件的接收介質,其中所述混合物構造
成關于所述盒狀件循環以當所述接收介質被泵送穿過每個相繼的盒狀件的腔時逐漸地加
熱所述接收介質。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鍋爐,其中,所述最上盒狀件布置成與壺熱連通,被加熱的
接收介質構造成將布置在所述壺中的水加熱至約212°F。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鍋爐,其中,所述最上盒狀件構造成將蒸氣輸出至家庭供暖
系統。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鍋爐,其中,所述煙霧產生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具有布置
在其中的分隔物,所述分隔物將所述外殼劃分成燃燒室和儲集室,所述燃燒室構造成接收
待燃燒的燃料以產生熱煙霧,所述熱煙霧構造成穿過被限定在所述分隔物中的孔隙并且進
入到所述儲集室中用于輸出到所述熱交換器。
17.一種動力產生系統,包括:
煙霧產生器,其構造成產生熱煙霧;
主熱交換器,其聯接至所述煙霧產生器,所述主熱交換器包括:
殼體,其限定容積;
分離裝置,其將所述殼體的容積劃分成混合區域和熱交換區域,所述分離裝置限定多
個孔口,其中,所述殼體的混合區域構造成接收來自所述煙霧產生器的熱煙霧以及液滴,所
述熱煙霧和液滴彼此混合以形成煙霧-液滴蒸氣混合物,所述混合物構造成穿過所述分離
裝置的孔口進入到所述熱交換區域中;以及
多個盒狀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殼體的熱交換區域中,所述多個盒狀件包括最下盒狀
件、最上盒狀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最下盒狀件和最上盒狀件之間的至少一個中間盒狀件,每
個盒狀件均限定腔,所述腔布置成彼此連通,所述最下盒狀件構造成接收被從所述最下盒
狀件穿過每個相繼的盒狀件的腔泵送至所述最上盒狀件的接收介質,其中所述混合物構造
成關于所述盒狀件循環以當所述接收介質被泵送穿過每個相繼的盒狀件的腔時逐漸地加
熱所述接收介質,所述最上盒狀件構造成輸出約700°F的蒸氣;
副熱交換器,其構造成接收從所述主熱交換器的最上盒狀件輸出的蒸氣,將所述蒸氣
加熱到至少1000°F的過熱蒸氣并且輸出所述過熱蒸氣;以及
蒸汽輪機,其構造成從所述副熱交換器接收所述過熱蒸氣并且利用所述過熱蒸氣來驅
動發電機。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動力產生系統,其中,所述蒸汽輪機構造成以下至少其一:
使液態水返回到所述主熱交換器作為所述接收介質;以及使液態水返回到所述主熱交換器
作為產生液滴的液體。
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動力產生系統,其中,所述副熱交換器構造成從所述主熱交
換器接收相對較熱的混合物用于加熱所述蒸氣并且使相對較冷的混合物返回到所述主熱
交換器來促進所述接收介質在所述主熱交換器中的加熱。
20.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動力產生系統,進一步包括CPU,所述CPU構造成控制所述接
收介質進入所述主熱交換器的流率以維持離開所述主熱交換器的蒸氣的約700°F的目標溫
度。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