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中藥止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小薊120-150份、大薊40-
50份、老鼠油30-50份、當歸30-40份、紅花20-30份、艾葉10-20份、槐角10-15份、茜草10-15
份、人參15-25份、黃芪15-20份、白芨20-30份、地榆15-25份、白茅根15-20份、鹿銜草10-20
份、芡實10-20、血余炭10-20份、牛膝3-7份、甘草3-7份和輔料40-60份,所述輔料為
PEG4000-6000、聚維酮碘PVP-I、明膠、淀粉和石膏粉,其重量比:PEG4000-6000、聚維酮碘
PVP-I、明膠、淀粉和石膏粉為1:0.1-1: 0.6-1.0:1-2:0.5-0.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止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小薊
130-140份、大薊44-46、老鼠油32-40份、當歸32-38份、紅花22-28份、艾葉12-18份、槐角12-
14份、茜草11-14份、人參15-25份、黃芪15-20份、白芨22-28份、地榆18-22份、白茅根16-18
份、鹿銜草15-18份、芡實13-17份、血余炭13-17份、牛膝4-6份、甘草4-6份和輔料45-55份,
所述輔料為PEG4000-6000、聚維酮碘PVP-I、明膠、淀粉和石膏粉,其重量比:PEG4000-6000、
聚維酮碘PVP-I、明膠、淀粉和石膏粉為1:0.1-1: 0.6-1.0:1-2:0.5-0.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止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小薊135
份、大薊45份、老鼠油40份、當歸35份、紅花25份、艾葉15份、槐角12份、茜草12份、人參20份、
黃芪15-20份、白芨25份、地榆20份、白茅根17份、鹿銜草15份、芡實15份、血余炭15份、牛膝5
份、甘草5份和輔料50份,所述輔料為PEG4000-6000、聚維酮碘PVP-I、明膠、淀粉和石膏粉,
其重量比:PEG4000-6000、聚維酮碘PVP-I、明膠、淀粉和石膏粉為1:0.1-1: 0.6-1.0:1-2:
0.5-0.8。
4.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中藥止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驟:
1)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其提取工藝如下:按照重量份計,取小薊、大薊、當歸、紅花、艾
葉、槐角、茜草、人參、黃芪、白芨、地榆、白茅根、鹿銜草、芡實、牛膝、甘草,清洗,粉碎,加入
2-4倍體積的醋酸水溶液浸泡30-50分鐘后,煎煮10-20分鐘,過濾,分離濾液和濾渣;向所得
濾渣中加入重量比為50-60wt%的甲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0-40分鐘,將所得回流液與濾液合
并,濃縮成含水量重量份為35-50wt%的浸膏、備用;所述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質量分數為1-
3wt%;
2)混合:將步驟1)的提取物與血余炭、老鼠油混合均勻;
3)制劑:向步驟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輔料,干燥后碾碎成粉狀。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