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新型的廢舊電線桿移除機,其結構包括氣壓管(1)、夾頭(2)、氣泵箱(3)、散熱槽(4)、駕駛艙(5)、車體(6)、工具箱(7)、車輪(8)、腳踏架(9)、升降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輪(8)共設有四個且安裝于車體(6)底部,所述的車體(6)中部設有駕駛艙(5)并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的升降架(10)共設有兩個且通過扣合方式安裝于車體(6)前端,所述的工具箱(7)共設有兩個且通過扣合方式安裝于車體(6)后端,所述的車體(6)前端兩側各設有一個腳踏架(9)并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的兩個升降架(10)之間設有氣泵箱(3),所述的氣泵箱(3)中部設有散熱槽(4)并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的升降架(10)頂端與氣泵箱(3)通過扣合方式相連接,所述的氣泵箱(3)通過氣壓管(1)與夾頭(2)相連接;所述的夾頭(2)設有電線桿(201)、固定機構(202)、氣動機構(203)、氣壓接頭(204)、驅動機構(205)、聯動機構(206)、觸發裝置(207)、外殼(208),所述的固定機構(202)共設有兩個且通過扣合方式安裝于外殼(208)頂端兩側,所述的固定機構(202)下端各設有一個氣動機構(203)。所述的氣壓接頭(204)設有兩個且通過扣合方式設于外殼(208)兩側并與氣動機構(203)相連接,所述的驅動機構(205)安裝于外殼(208)兩端中部且頂端與氣動機構(203)相連接,所述的驅動機構(205)下端各設有一個聯動機構(206),所述的觸發裝置(207)共設有兩個且安裝于外殼(208)下端內側,所述的觸發裝置(207)上端與驅動機構(205)底部相連接,所述的電線桿(201)為圓筒形結構且貫穿于外殼(208)中部;所述的固定機構 (202)包括有氣動鉆頭(2021)、副氣室(2022)、氣動葉片(2023)、氣壓分布管(2024)、主氣室 (2025)、第一軟管(2026),所述的氣壓分布管(2024)共設有三個且通過扣合方式等距分布于主氣室(2025)右側,所述的主氣室(2025)底部通過扣合方式與第一軟管(2026)上端相連接,所述的氣壓分布管(2024)右側各設有副氣室(2022),所述的副氣室(2022)為圓筒形結構且內部設有氣動鉆頭(2021),所述的氣動葉片(2023)設有兩個以上且均勻分布于氣動鉆頭(2021)后端;所述的氣動機構 (203)包括氣壓輸出口(2031)、固定框架(2032)、活動接頭(2033)、第二軟管(2034)、傳動推桿(2035)、固定橫板(2036)、一號彈簧(2037)、升降推板(2038);所述的氣壓輸出口(2031)安裝于固定框架(2032)右側上端,所述的傳動推桿(2035)上端貫穿連接于固定框架(2032)底部,所述的活動接頭(2033)設于固定框架(2032)中部右側且底部與傳動推桿 (2035)上端相連接,所述的活動接頭(2033)后端通過第二軟管(2034)與氣壓接頭(204)相連接,所述的固定橫板(2036)安裝于固定框架(2032)下端,所述的升降推板(2038)通過扣合方式與傳動推桿(2035)底部相連接,所述的升降推板(2038)上端通過兩個一號彈簧 (2037)與固定橫板(2036)相連接,所述的固定橫板(2036)與第一軟管(2026)底部相扣合;所述的驅動機構 (205)包括推扣(2051)、第一齒條(2052)、傳動齒輪(2053)、第二齒條(2054)、驅動推桿 (2055);所述的第一齒條 (2052)頂端通過推扣(2051)與升降推板(2038)底部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齒條(2052)上端右側設有傳動齒輪(2053)且通過嚙合方式相連接,所述的傳動齒輪(2053)右側與第二齒條 (2054)底部相嚙合,所述的第二齒條(2054)下端與驅動推桿(2055)頂端通過扣合方式相連接;所述的聯動機構 (206)包括彈簧推板(2061)、二號彈簧(2062)、升降導軌(2063)、彈簧固定板(2064)、第一繩扣(2065)、一號聯動輪(2066)、傳動繩(2067)、聯動輪支架(2068)、二號聯動輪(2069);所述的升降導軌 (2063)底部通過彈簧固定板(2064)安裝于外殼(208)內側下端,所述的彈簧固定板(2064) 上端通過二號彈簧(2062)與彈簧推板(2061)相連接,所述的彈簧推板(2061)左端通過第一繩扣(2065)與傳動繩(2067)上端相扣合,所述的一號聯動輪(2066)設于升降導軌(2063)左側,所述的二號聯動輪(2069)通過聯動輪支架(2068)安裝于外殼(208)外側下端,所述的傳動繩(2067)上下兩端分別與一號聯動輪(2066)、二號聯動輪(2069)相互嚙合,所述的彈簧推板(2061)上端與驅動推桿(2055)底部相連接;所述的觸發裝置 (207)包括接觸頭(2071)、傳動翹桿(2072)、翹桿鉸鏈(2073)、第二繩扣(2074),所述的傳動翹桿(2072)中部通過翹桿鉸鏈(2073)安裝于外殼(208)底部兩側,所述的傳動翹桿(2072) 右端通過接觸頭(2071)與電線桿(201)相連接,所述的傳動翹桿(2072)左端通過第二繩扣 (2074)與傳動繩(2067)底部相扣合。
展開